虞美人·枕上
毛泽东〔近现代〕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寂寞 一作:无奈)
晓来百念都灰烬,剩有离人影。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剩有离人影 一作:倦极身无凭)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躺在枕上彻夜难眠,成堆的愁苦汹涌袭来,像是什么形状呢?犹如江河大海里翻腾起的巨波大浪一样。黑夜漫长,天色难明,奈披衣起坐望天空,数算点点寒星。
尽管天亮时我的万般思念都已化成了灰烬,脑海中只留下离别的情人的身影。抬头望见一钩残月淡出了西边的天空,面对此情此景,我情不自禁地抛洒下一行行泪珠!
注释
虞美人:词牌名,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枕上:取首句中二字为题,写新婚初别枕上的离愁别绪与相思之苦。
创作背景
1920年冬毛泽东与杨开慧结婚,第二年春夏间毛泽东外出考察。旅途中,毛泽东深深思念妻子。此时的毛泽东情意缠绵,不能自已,于是随手写下了这首《虞美人·枕上》。
参考资料:完善
1、
良石,王会军,武焕平编著,毛泽东诗词品鉴,台海出版社,2012.09,第39页
赏析
词的上阕写离愁之浓,失眠之苦。“堆来”,极言愁多;“枕上”,透出思念中辗转反侧之态:“愁何状”?犹如“江海翻波浪”。这与李煜著名的《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几有相同意境。可见诗人的枕上深愁是何等不可遏抑!“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两句就写失眠的情态。从农历夏至以后,夜逐渐增长,到冬至达到最长。这两句使人联想到白居易“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先说夜长难明,然后就是披衣起坐,看天色,看星空。不管是白居易笔下的“耿耿星河”,还是毛泽东笔下的“数寒星”,因为涉及异地相思,所以暗含一层意思——失眠者在夜空中寻找两颗星,隔在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
简析
这首词上阙写离愁之浓,失眠之苦;下阕写伤别之深。此词在语言方面并没有过多藻饰,但句句如感慨之言,发自肺腑,情真意切,通过对夜晚景色的描写,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词人对妻子的怀念之情以及不舍在新婚初期就离开爱妻的无奈之意。全词明快流畅,坦直朴素而富有情趣。
五古·挽易昌陶
毛泽东〔近现代〕
去去思君深,思君君不来。
愁杀芳年友,悲叹有馀哀。
衡阳雁声彻,湘滨春溜回。
感物念所欢,踯躅南城隈。
城隈草萋萋,涔泪侵双题。
采采馀孤景,日落衡云西。
方期沆漾游,零落匪所思。
永诀从今始,午夜惊鸣鸡。
鸣鸡一声唱,汗漫东皋上。
冉冉望君来,握手珠眶涨。
关山蹇骥足,飞飙拂灵帐。
我怀郁如焚,放歌倚列嶂。
列嶂青且茜,愿言试长剑。
东海有岛夷,北山尽仇怨。
荡涤谁氏子,安得辞浮贱。
子期竟早亡,牙琴从此绝。
琴绝最伤情,朱华春不荣。
后来有千日,谁与共平生?
望灵荐杯酒,惨淡看铭旌。
惆怅中何寄,江天水一泓。